当前位置: 首页 > 德清人文 > 余英文化

“余不”地名探源

日期:2014-08-18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德清史志网 字号:[ ]

 德清老县城乾元镇曾经有一个特别的名字,叫余不镇,穿城而过的河流也叫余不溪。说它特别,因为千百年来人们对“余不”这一名称的由来难解其详,众说纷纭。纵观前辈种种说法,他们虽然研究颇深,但都依附于故纸堆的考证。笔者认为,探究“余不”地名的渊源,应在充分掌握史料的基础上,走出书本,考察山川地貌,从地理中寻找答案。

  “余不”这一称谓历史悠久,且延续至今。《乾元镇志》载:公元前222年,越王降秦,秦设会稽郡乌程县余不乡。至民国仍有余不镇。直到现在乾元镇还有余不溪、余不弄。      “余不”二字,古代与现代不尽相同,“余不”的“余”应该是“馀”,表示“剩下的食物”。“不”,除了现在理解的不的意思外,它还有花蒂的意思。“不”的读音,古时读否[fǒu]。此读音可以在乾元镇的余不弄得以验证。当地上了岁数的人叫余不弄为“余不[fǒu]弄”。

  至于“余不”二字合在一起是什么意思,自古就争论不休。有一点是一致的,它与当地的河流有关。明《湖州府志》引北宋李宗谔《图经》:“其水清澈,余则不,故云余不。”意思是这个地方的河水特别清澈,是其它地方所没有的,所以称余不。但此种解释不免牵强,古代江南一带以山清水秀著称,不会仅有余不溪是清澈的。而“余不”为“剩余花蒂”之说备受推崇。其中以清代唐靖在《武康县志.山川总叙》中对“余不”由来的表述最经典。“前溪者,武康邑治之前溪也,源出铜岘,两岸桃花十余里,春水时至,乱红蔽流,皆花英也,故名余英;又东流别出风渚,合于天目之苕水,则花瓣消而不仅存矣,故名余不溪。”

  此“余不”之说,因“不”字有花蒂之解,加之因桃花而有余英溪,有了余英溪自然就有余不溪,看似有根有据。但笔者认为,此说用花开花落的自然规律去分析是经不起推敲的。根据唐靖的描述,武康的余英溪中,春水时至,乱红蔽流,那么其中一部分乱红有可能漂流20余里到达余不溪。值得注意的是,唐靖说的是“花瓣消而不仅存矣,故名余不溪。”意思是花瓣没有了,仅存花蒂,所以称为余不溪。根据常识,桃花盛开后,花瓣会凋谢,随风飘落溪中,形成乱红蔽流。可是花谢后的花蒂,或结果实,或掉落地上。只有溪流上方的花蒂可能落入溪中,但其数量之少可想而知。而质地较重的花蒂能够随溪飘流几十里而到达余不溪吗?即使有,它随英溪水纳入了宽阔的苕溪,在余不溪中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谁会为根本看不到花蒂的河流,而取“剩余花蒂”,冠“余不”之名呢。

  同样是花蒂之说,到是明末学者姚旅《露书》中的一段话切合实际些:“德清余不溪,不音“柎”(读fu ),花蒂也。六朝沈氏,沿溪种植桃花,花落溪中,故名余不溪。”如果六朝时,沈氏沿余不溪种植桃花,花谢后,蒂落溪中,随流而去,此景象是有可能出现的。但是此地秦时就有余不之名,前人不会以后人之事取名。
  余不溪是东苕溪的一段河道,东苕溪的“苕”也与花有关。苕溪素有“夹岸多苕花,秋风飘散如雪”之说,会不会是苕溪上游的苕花落入溪中,顺流汇聚至余不溪?而史料明确记载,苕溪的苕花指芦苇的花,飘散如雪的芦花是看不到花蒂的,因此余不名与苕花也无关。

  余不之名来历与花蒂无关,又不作“水清澈,余则不,故云余不。”的解释,那么它该如何去理解?

  自古以来,人们解读“余不”总是把这两个字作为一个字意相连的词去解释,在“余则不”或“剩余花蒂”中兜圈子。笔者一直有一个观点,“余”和“不”在字意上是分离的,表示“余”的“不”。而“余”应该是一个属地名,“不”才是特定的地域名,但总找不到破解它的切入点。

  笔者曾经有这样的想法,在浙江,带余的地名较多。比如:德清有余不、余英。周边有余姚市、余杭县。乡镇中则更多。地名随着朝代更替会改变,也许古代带“余”的地名更普遍。汉末童谣云:“天子当兴于东南三余之间”,这从侧面也能证明这一点。这一地区古时属越国疆域,“余”是否就是“越”,表示这里是越的属地。在德清方言中,“余”和“越”读音确实非常接近。但这仅仅是一种推断。

  近日,从南宋罗泌所著《路史》中发现,余不为越王及后人的属地。又据东汉赵晔《吴越春秋。越王无馀外传》载,“禹以下六世而得帝少康。少康恐禹祭之绝祀,乃封其庶子于越,号曰无余。” 后来无余成为越国的始祖。看来“余”与“越”确有关联。

  那么越王之名“无余”与“余”该作何理解?在越国的君主名字中,有数个带有“无”字,如无余、无译、无颛、无彊。笔者认为,在无余名中,“无”应是称呼,“余”才是名。在古代,以王公贵族的名字命名地名很普遍,这种情况在德清就有,如因越王勾践而有勾里,因范蠡而有蠡山。有一种说法值得参考,民国考古学者张天方在《浙西最古的史事》中有一个判断:“越王无余初封之地,不在今山阴之会稽县,而在太湖流域之会稽郡,其地名为封禺,即今武康县。”这里指的武康就是紧邻乾元镇的下渚湖一带。无论此说是否成立,“余”表示此地是越王无余的属地是可以成立的。

  “余不”中的“余”可解释为越王无余的属地,那么“不”该作何解释?“不”是否定的意思,用作地名难以理解,而作花蒂解又不妥。无法从字意上去解释,可否从字形上推敲?

  因“余不”一名时代久远,当从古文字中寻找。“不”在甲骨文中,其字型是“”,其上半部是三角形,下半部似花蕊,但更像河流。“不”字会不会就是表示这里的河流走向呢?笔者前往水利部门,当查看到余不溪水系图时,不禁眼睛一亮,这一带水系从西至东就是一个甲骨文的“”字。字的上半部三角形,由导流港、长桥河、县桥河连通而成,下半部河流状的三条分叉,由龙溪、东塘河 、西大港组成。据水利部门介绍,发源于东天目山的东苕溪,其上游坡降较大,水流湍急,分支少,而到了乾元镇及下游,其坡降为零,形成了这种独特的河网结构。在这些河流中,仅导流港在原河道上作过拓宽,其余均为自然形成的河道。

  余不一名,根据现有的资料可追朔到秦,而秦已把它设立为行政区,则它可能源于更早的夏商时期。那时的人类要生存,首先要克服水患,大禹治水、防风治水的故事都源出于此。古人通过冶水,对河流走势、分布应该非常熟悉,加之他们认识事物相对直观、朴素,敬畏天地山川,因此用与此地河流形状相似的“”字为地域命名是完全可能的。

  现在,只要登上乾元镇周围几座山的山顶,余不溪尽收眼底。如果在古代,河流两岸不会有如此多的建筑物,河流走向显现。从谷歌卫星地图看,便可一目了然,这里河流就是一个活脱脱的甲骨文“”字。 

  综上所述,余不之名既不是“水清澈,余则不。”也不可能是“花瓣消而不仅存。”它的渊源可以追溯到越国始创时期,“余”源于越王无余,“不”就是此地有不字形河流,余地不水,故名余不。

分享到:

备案序号:浙ICP备10203670号 网站标识码:3305210002 公安备案 33052102000294

主办:德清县史志办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1024×768以上分辨率浏览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