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德清人文 > 余英文化

文运昌盛 功名显赫

日期:2014-08-18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德清史志网 字号:[ ]

  “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古人把这两件事当作人生中最为得意之事。

  “私订终身后花园,落难公子中状元”——这是中国许多传统戏文的经典模式。

  从中可以看到,一个人能金榜题名,并且是状元及第,那是可以改写一个人甚至一个家族的历史。

  1000多年的科举制度,让寒门学子可以踏入仕途并青云直上。所以,“学而优则仕”是大多数知识分子的梦想,成为状元,那更是无比荣耀的事。

  成为状元何其难,科举之路万里挑一:科举成功之路必须经历三考——州县考秀才,全省考举人,全国考进士。在全省考试(乡试)中荣获第一名者称解元,全国统考(会试)中夺取第一名者称会元,而金殿面试(廷试)的前三名,分别称为状元、榜眼和探花,俗称三元鼎甲。可见要成为状元,需要“过五关斩六将”。

  所以,德清县内蔡氏一族一门就出了三个状元,当时轰动了朝野上下。

  蔡家第一个中状元的是蔡启僔,他于康熙九年(公元1670年)中状元。历任内廷直讲官、顺天乡试主考、右春坊赞善、翰林院检讨等职。

  过了12年,康熙二十一年(公元1682年),蔡升元中状元,他是蔡启僔的侄子,一时传为佳话。梁绍壬在《两般秋士庵随笔》记其《传胪诗》云:入对彤廷策万言,句胪高唱帝临轩。君恩独被臣家渥,二十年间两状元。蔡升元历任日讲起居、右春坊赞善等职,后来一直当到了礼部尚书。

  75年之后,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蔡家后代蔡以台又中了状元,他后来历任翰林院修撰、顺天乡试主考等职。

  不仅蔡家一门三状元,清康熙、乾隆年间德清还出了三个榜眼。德清历史上第一个榜眼是孙在丰,是康熙九年中的榜眼(与蔡启僔同一年),后来历任掌院学士及翰林日讲起居、侍读学士,后一直升迁到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是一个文武全才。另一名榜眼是吴会恩,他是著名经学家胡渭之侄。还有一名是徐天柱。三状元配以三榜眼,德清在清朝时把文运推到了顶峰。

  传说德清文运之盛惊动了乾隆皇帝,下江南微服私访路过德清时,曾泛舟余不溪,看到沿河人家点起盏盏灯火,灯下都是用功的读书郎时,也不禁深深感慨德清真是书香之地。虽然只是民间传说,但德清文运昌盛,文人辈出,确是事实。

  德清的第一个状元是南宋的吴潜。他于嘉定十年(公元1217年)中状元,那年他才22岁,可谓是少年得志。

  吴潜状元及第之后,因为他才干出众又勤勉有加,不断得到升迁,从镇东军节度签判校书郎起步,一直到进入南宋权力中心成为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当北方蒙古军团不断南侵的时候,吴潜又领命于危难之际,被拜为左丞相兼枢密使。同时被任命为右丞相兼枢密使的是贾似道,此人是贾贵妃的亲弟弟,依仗裙带关系得宠,是历史上有名的佞臣,自古忠奸水火不容——同朝为相,贾似道把吴潜视作眼中钉,在立储等大事上处处设套让吴潜钻。吴潜一心为国,为人豪迈正直,没有心机,终于步步入瓮,逐渐失去了皇帝的信任。这还不够,贾似道亲自编了民谣散布到民间:大蜈蚣,小蜈蚣,尽是人间业毒虫。夤缘攀附百虫丛,若使飞天能食龙。于是吴潜被一贬再贬,一直被安置到了循州(现在的广东龙川一带)。那时候,广东一带是荒蛮之地,被贬时吴潜已是年过古稀的老人,贾似道仍派了爪牙刘宗申去谋害他。

  关于吴潜之死,《嘉靖德清县志》有这样的记载:“(刘宗申)开宴(吴潜)不赴,再宴亦却。数日,宗申移庖,就饮,遂遇毒。潜之将殁也,预谓人曰:吾将逝矣,夜必风雷大作。已而果然。作诗端坐而逝。”面对死亡,吴潜倒显得非常从容,他写道:

股肱十载竭丹心,谏草虽多祸亦深。

补衮每思期仲甫,杀人未必是曾参。

毡裘浩荡红尘满,风雨凄凉紫殿阴。

遥望诸陵荒草隔,不堪老泪洒衣襟。

边马南来动北风,屡陈长策矢孤忠。

群豺横暴嘉谋遏,仪凤高飞事业空。

愁眼暗消榕树绿,寸心漫似荔枝红。

欲知千载英雄气,尽在风雷一夜中。

  这两首绝笔,是吴潜对自己一生遭遇与一片丹心的真实写照。所幸天道是公正的,他死后14年,被平反昭雪,追复原官,还特赠少师,最后还得以归葬故里,葬在当时德清县城礼辰门外的张家山。

  吴潜虽然客死异乡,但青山有幸埋忠骨,他的忠诚耿直与风骨铮铮为乡亲称颂。如今在吴潜的出生地德清新市,有一座状元桥,原名玄武桥,因吴潜抗金有功,在改建时就命它为“状元桥”,如今还保存完好。

  除吴潜外,原武康县的沈晦于北宋宣和六年(公元1124年)考中状元。

  俞樾的孙子俞陛云于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考中探花。俞樾是一代经学大师,他对俞陛云从小寄予厚望。俞陛云31岁探花及第,消息传来,祖父俞樾喜不自禁,题诗道:金榜传来满县夸,补全鼎甲免龃龉。状元榜眼吾乡有,二百余年一探花。

  除状元、榜眼、探花外,德清科举史上还有在乡试中夺得解元的胡彦升、蔡彬和在会试中夺得会元的袁魁。而进士历朝都有,自唐至清,德清县共出进士187名,原武康县共出进士34名。孟郊、俞樾皆是进士出身。

  科举当然只是衡量人才的一种标准。德清自古文运昌盛,在有科举之前,就有一代词宗沈约,著名历史学家姚察、姚思廉,在废除科举之后,有红学家俞平伯,有著名导演沈西苓,著名神学家赵紫宸等等。

  说德清是文化之邦,礼仪之乡,真是名副其实。

分享到:

备案序号:浙ICP备10203670号 网站标识码:3305210002 公安备案 33052102000294

主办:德清县史志办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1024×768以上分辨率浏览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