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德清人文 > 英溪笔谈

德清有明珠

日期:2024-05-21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德清史志网 字号:[ ]

春水龙湖水涨天,

家家楼阁柳吹绵。

菱秧未插鱼秧小,

种出明珠颗颗圆。

——明·伍载乔


珍珠养殖漾面

“世界珍珠看中国,珍珠产业始德清。”


德清珍珠养殖历史悠久,是世界珍珠养殖技术的发源地。早在南宋时期,湖州府人士叶金扬就首创附壳(佛像)珍珠养殖方法,将自然界珍珠的偶然形成转化成有意识的自觉培育过程,是古人的一大创举,具有划时代的意义。1853年,英国领事海格和美国博士麦嘉湖到德清钟管和十字港一带实地考察后,分别在大不列颠及爱尔兰皇家亚洲学会、艺术协会杂志发表论文《中国自然及人工珍珠》和《中国的珍珠和珍珠制造》,均指出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软体动物养殖珍珠的国家,南宋湖州府人士叶金扬首创附壳(佛像)珍珠养殖技术,这一观点得到了国外学术界普遍认同。


明清时期,德清的珍珠人工养殖已达到相当的规模。而且,记录了较完整的育珠法。清同治《湖州府志》载有“种珠法”:“取大溪蚌,以清水半缸,贮放露天静处,二月中取十大功劳(一种草药)洗净、到自然汁,和细药珠末,丸如黄豆大,外以细螺甸末为衣,漆合滚圆,晒干。启蚌壳内之,每日依时喂养药一次,勿误时刻。养药用人参、茯苓、白芨、白术各一钱,同研细末,炼密成条如米大,于干时重半分为率。养至百日即成珍珠”。且能培育“珠罗汉”“佛像珍珠”一类像形珠。并记载:“珠中成仙佛像者,近时常见,亦仿种法造成、殊无足异”。

到了民国,育珠技术相沿旧法。1932年的《德清县新志》上也有对蚌珠、种珠和料珠的记载:“蚌珠:出阚山溪十字港一带,每年大伏后至立秋,乡民泅入深渊摸之,大蚌中常有珠,如豌豆者,光圆滑润,……恐天产品,亦有时而绝何愚耶。种珠:将鱼鳞捣烂,裹以五村后圩田中土搓圆,嵌于蚌壳内,蓄诸池,一二年后取出之似真珠,惟光浮质亲有底。……”特别是《德清县新志》上对料珠的记载:“料珠:出六区八庄草塘,里内用广东白泥,料外以鳞捣烂浇之,烘以火加工如前,光足为上,销于广东、上海等处,胜于目矣。”说明早在民国之前,德清人已经对蚌珠、种珠和料珠有较好的区分。

“珍珠大王”沈志荣(右)


人工育珠室(吴文贤 摄于1978年)

解放后,德清开始大规模的人工育珠行动。1967年,雷甸水产大队的沈志荣开始珍珠养殖技术研究,并相继在“珍珠质量提高”“三角帆蚌人工繁殖技术”和“三角帆蚌病毒性蚌瘟病防治技术”等方面取得突破,为我国现代淡水珍珠规模化养殖奠定坚实基础。至1979年生产珍珠509.59公斤。雷甸珍珠粒粒晶莹,颗颗走盘,透光发亮,匀滑、润滑,质量名列全国之首,在国际上被称为“中国雷甸珍珠”。


德清淡水珍珠复合养殖系统生态

德清一直在人工育珠方面保持较高的水平,并享誉至今。“浙江德清淡水珍珠传统养殖与利用系统”于2017年成功入选第四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2019年7月正式入选第二批中国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预备名单,2023年4月成功通过农业农村部GIAHS候选项目遴选,2024年5月被农业农村部推荐至联合国粮农组织申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欧诗漫珍珠博物馆的珍珠宝船(徐敏曙 摄)


2017年,国内首家以展示、宣传珍珠文化,推广中国德清珍珠为核心,集展览与研究、宣传与娱乐、公共教育与文化交流为一体的世界最大珍珠博物院——欧诗漫珍珠博物院正式开馆。通过多元化、高科技的展示手段以及开贝采珠等沉浸式体验,向参观者全面介绍珍珠所蕴含的深厚历史和文化底蕴。


浙江省德清县淡水珍珠蚌育繁推一体化示范基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其实最好的保护,就是传承和发展。纵观整个珍珠文化历史长河,德清珍珠系统不仅代表一种水产养殖技术,更是一个农业文化的重要载体。从宋朝演变至今,它是人水和谐发展的典范,也是中国农耕文化的杰出代表。“德清珍珠系统”是祖先留下的宝贵财富,需要后人对其发掘、保护、传承和利用,让子孙后代铭刻于心,使其成为农业文化遗产中一颗永远闪耀的明珠!


分享到:

备案序号:浙ICP备10203670号 网站标识码:3305210002 公安备案 33052102000294

主办:德清县史志办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1024×768以上分辨率浏览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