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德清人文 > 文史钩沉

德清:“股票田”里开启乡村振兴之路

日期:2022-08-19 浏览次数: 字号:[ ]

    1999年10月,湖州德清沈家墩村的几名农民围聚在一起,商讨着租下的土地该如何分配。这种被他们称为“股票田”的新型模式,以后给沈家墩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当时,德清沈家墩村全村约有70%的劳动力从事第二、三产业。为解决进城、进厂农民承包田无人耕种的问题,沈家墩村以集体的名义,把160户农民家的210亩土地,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以平均每亩每年640元的租金租赁出去,有7家养殖户获得了这片农田3年的经营权。每亩地村委会提取90元服务费,余下550元交给农民。这种“定权不定田、定量不定位”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形式,被农民称为“股票田”。“股票田”这一创举让各方皆大欢喜,水产养殖户租到水田后可扩大养殖规模,增加经济收入;农户作为“股东”,既能安心外出经商、务工,又可坐收“分红”,土地也不会荒芜。其中,“定权不定田”是指其流转过程的不可逆性,即原使用权人不能再收回这部分转让出去的田地,经营者经营期限满后,再通过招投标产生新的经营者,当然,使用权人也可以参加竞标经营。而“定量不定位”是指转让的土地不再保留原边界,而是由村经济合作社将其面积登记造册,承认其使用权益。“股票田”的红利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取决于每个租赁期租金的高低。

    “股票田”一经推出后,就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2000年,沈家墩村吸引了“清溪花鳖”创始人、德清种养技术研究所所长王根连前来落户,总投资2800万元,占地400多亩的省级无公害清溪花鳖种苗基地在此建立,这是德清当时最大的效益农业投资项目。2001年,省水产厅与德清县政府的合作项目——省虾类良种场落户沈家墩村,紧邻王根连花鳖良种基地。在王根连的带动下,房春华等村民也搞起了规模种养业,“股票田”产生了预想不到的连带效应。

    2001年3月16日,新华网以《喜看农田成“股票”》为题作了报道。3月28日,浙江省委领导专程到钟管镇听取“股票田”的汇报,并肯定“股票田”的形成是土地流转机制的创新。4月29日,《人民日报•华东新闻》头版头条对沈家墩的“股票田”进行了报道。2002年7月9日和22日,中国新闻社对沈家墩村首创“股票田”作了专题报道,并肯定了村民委员会所起到的作用。一时间,“股票田”成为农村发展的一个热词。

    2002年起,更多的德清农民开始成为股东。吴越水产养殖有限公司落户三合乡双桥村,“青虾大王”归毛头学习王根连的鳖稻轮作、鳖稻共生种养模式,采取了虾稻共生、虾鳖共生的新模式,养殖规模扩大至1600多亩。如今,沈家墩村3000亩土地实现100%流转,德清县农村土地流转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模式。通过土地集约,为种养大户和农业企业规模化经营腾出了空间,农户则享受到了社会养老保险和土地租金“双保险”。

    土地流转促使了规模养殖,促进了企业化进程,使传统农业结构发生质变,休闲、垂钓、生态观光等一些旅游产业蓬勃兴起。2018年,沈家墩村致力打造3A级旅游景区,村里计划投入1500万元对文化礼堂、河道砌石、绿化美丽庭院建设、公路修缮绿化、天然气自来水管道、地埋线、医疗站等项目进行规划建设。从1999年首创“股票田”到现在旅游发展项目的逐个落地,土地活起来、资源聚起来、村民富起来,沈家墩村正迈出雄健的步伐,走出一条有德清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分享到:

备案序号:浙ICP备10203670号 网站标识码:3305210002 公安备案 33052102000294

主办:德清县史志办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1024×768以上分辨率浏览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