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德清人文 > 人文春秋

胡渭:一代经学和地理学大家

日期:2024-02-02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德清史志网 字号:[ ]

胡渭简介

 

胡渭画像图

胡渭(1633-1714),清代经学家、地理学家,字朏明,晚号东樵,明崇祯六年生于德清县北界文昌坊(今德清县乾元镇广场路)。胡渭十二岁丧父,母亲沈氏带着他在山谷间避难,十五岁时进入县学读书,随后又入太学,致力于经义研究,尤其擅长地理学。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尚书徐乾学奉诏修《大清一统志》,邀胡渭分纂,胡渭得以广泛接触地方志乘。三十六年,撰写《禹贡锥指》,后又著《易图明辨》《洪范正论》《大学翼真》,这些著作对后世在经学、地理学方面产生深远影响。

 

《禹贡锥指》

 

《禹贡锥指》内页

《禹贡锥指》是胡渭的代表作。《禹贡》是《尚书》中的一篇,虽仅有1193个字,但历来被奉为我国地理志之祖。由于其内容极其深奥,历代都有研究,相关著作很多,但不乏附会变乱之说。胡渭则收集了历代地理资料,进行细致的考订研究,最后写成了一部2030多万字,体大精深,蔚为可观的专著。《禹贡锥指》详尽阐释《禹贡》,将九州分域、山水脉络的沿革变化加以说明。为后人理解《禹贡》时代的地理面貌以及历代的变迁提供了极为丰富的数据和重要的启示。胡渭因《禹贡锥指》等著作的传世,成为清初一代儒宗,经学派先驱,入清史稿儒林传。他取《庄子秋水篇》以管窥天,以锥指地之意,给书定名《禹贡锥指》。书被列入《钦定四库全书》,评价是:宋以来……注《禹贡》者数十家,精核典赡,此为冠矣。梁启超对胡渭的学术评价是:他的学风,不尚泛博,专就一个问题作窄而深的研究,开后人法门不少。称赞《禹贡锥指》:是为清代研究古地理之首。

 

《易图明辨》

 

2008年九州出版社出版的图书《易图明辨》

胡渭的《易图明辨》也非常有名。《易图明辨》全书共分十卷,卷一辨“河图”“洛书”,卷二辨五行、九宫,卷三辨《周易参同契》,先天、太极,卷四辨龙图、《易数钩陷图》,卷五辨《启蒙》图书,卷六、七辨先天古易,卷八辨后天之学,卷九辨封变,卷十辨象数流弊。胡渭在《易图明辨》指出“河图”“洛书”与《易经》无关,是后人假借古人之名臆造的矫诬之说,辨正了宋易中的“图书”之学(注:指河图,指洛书),立论有据。他吸取了黄宗羲、黄宗炎等人的观点,对“图书”之学进行了总结和批判,认为“‘河图’之象,自古无传,从何拟议?”,成为清初反“图书”派的集大成者。他的另一本著作《洪范正论》也意在破除封建迷信,批判“五行灾异”的说法。

 

一代大家

胡渭一生致力于经学和地理学研究,成就卓著。清代学者中,把顾炎武、胡渭、惠栋、戴震、梅文鼎、阎若璩等6人称为国朝六儒。胡渭等人开创考据、训古、朴学之风,成为后来的经学大师包括德清人俞樾在内的先辈。康熙四十四年(1705),康熙帝南巡,胡渭献《平成颐》和《禹贡锥指》一书,康熙帝御书耆年笃学四字赐予胡渭,这是那个时代文人的最大荣耀。康熙五十三年(171482岁的胡渭在德清家中去世。

分享到:

备案序号:浙ICP备10203670号 网站标识码:3305210002 公安备案 33052102000294

主办:德清县史志办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1024×768以上分辨率浏览本网站